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蚕虫草不同提取物止咳化痰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蚕虫草水提取物和70%、95%乙醇提取物的止咳、祛痰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喷雾法造模,记录小鼠咳嗽潜伏期以及3min内的咳嗽次数;采用枸橼酸喷雾法造模,记录豚鼠咳嗽潜伏期以及5min内的咳嗽次数;采用酚红气管排泌法观察祛痰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蚕虫草水提取物和70%乙醇提取物高中剂量、95%乙醇提取物高剂量均可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增加酚红排泌量;水提取物低剂量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
作者:李福明;韦敏;吕晔;蒋翠平;肖明富 刊期: 2015- 05
-
异硫氰酸苄酯抑制人胶质瘤U87MG细胞体外侵袭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苄酯对人胶质瘤U87MG细胞体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S实验考察异硫氰酸苄酯对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2,5μmol·L-1异硫氰酸苄酯作用24h后,采用Transwell实验、黏附实验和划痕实验观察异硫氰酸苄酯对人胶质瘤细胞侵袭、黏附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应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相应浓度异硫氰酸酯处理后人胶质瘤U8......
作者:霍焱;魏会宇;马永建;朱彧 刊期: 2015- 05
-
怀菊花多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的模式识别研究
目的建立怀菊花中多种活性成分含量的HPLC检测方法,构建怀菊花的指纹图谱识别模式.方法采用HPLC检测10批怀菊花样品绿原酸、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木犀草素等化合物的含量,建立指纹图谱.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并采用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色谱柱为SWELLChromplusC18(250mm×4.6mm,5......
作者:李婷婷;张琴;赖森亚;杨书 刊期: 2015- 05
-
MTT比色法与相对增殖度法对输液用包装材料的细胞毒性检测结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四唑盐(MTT)比色法和相对增殖度法对4种输液用包装材料细胞毒性检查结果的相关性,评价2种方法在检测药包材体外细胞毒性作用上的优缺点.为建立快速有效的药包材检测新标准提供有力依据.方法L-929细胞分别采用MTT法和细胞增殖度法对4种包装材料的浸提液进行细胞毒性研究,比较材料对细胞的毒性等级,算出细胞的相对增殖度,分析比较2种方法相关性.结果在同样实验条件下,4种药品包材表现出对L-929......
作者:桑晶;朱社敏;匡荣 刊期: 2015- 05
-
白毛夏枯草及其复方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抑菌活性相关性研究
目的比较白毛夏枯草饮片及其2种复方汤剂的次生代谢产物含量与抑菌活性的相关性,为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大小,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次生代谢产物(总黄酮、总皂苷、环烯醚萜类和总生物碱)含量,并进行抑菌活性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确定目标化合物.结果总黄酮、总皂苷和环烯醚萜类含量:复方1>复方2>单方,总生物碱含量:复方2>单方≈复方1.2种复方抑菌强度基本相同且显著高于单方,4种次......
作者:高骁君;管敏;周琴妹 刊期: 2015- 05
-
重组小鼠β防御素3体内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作用
目的观察重组小鼠β防御素3(rMBD3)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10mg·kg-1·d-1rMBD3腹腔注射3月,观察小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对主要脏器的影响.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MBD3高剂量组(10mg·kg-1·d-1)、rMBD3低剂量组(5mg·kg-1·d-1)和利巴韦林组(100mg·kg-1·d-1).采用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建立甲型流感病......
作者:牟秋菊;朱颜鑫;智妍;兰露莎;江滟 刊期: 2015- 05
-
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质控方法比较
目的评价酶增强免疫分析法(enzyme-multipliedimmunoassaytechnique,EMIT)监测患者全血中他克莫司浓度的质量,建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血药浓度监测的准确性.方法对本实验室2013年6月-2014年7月的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随行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评价与分析,建立常规中心线及控制限,并分析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低、中、高质控品共计127个点,其中低浓......
作者:张丽娟;童荣生;陈璐;肖洪涛 刊期: 2015- 05
-
NGR多肽修饰的9-硝基喜树碱隐形脂质体药剂学性质与抗肿瘤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NGR修饰前后9-硝基喜树碱(9-nitrocamptothecin,9-NC)隐形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与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薄膜-超声化法制备NGR修饰9-NC隐形脂质体,以未经NGR修饰的隐形脂质体作对照,考察包封率、体外释放度、内酯稳定性等药剂学性质;以HT1080为细胞模型,MTT法考察NGR修饰与未修饰9-NC隐形脂质体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实验比较NGR修饰与未修饰组的入胞效......
作者:顾薇;陈军;彭佩;胡梦雅;陆姗姗;杨希雄 刊期: 2015- 05
-
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进展
丹酚酸B是丹参中含量高、活性较强的酚酸类成分,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文献报道丹酚酸B在弱酸性、低温和低离子浓度的体系中较为稳定.此外,一些抗氧化剂以及丹参酚酸成分的加入可以减缓丹酚酸B的降解.丹酚酸B的降解途径主要有酯键水解、呋喃环开环和脱羧反应等,降解后产生丹参素、紫草酸及其异构体、原儿茶醛和丹酚酸A、C、D、E、F等产物.本文从影响丹酚酸B降解的因素和丹酚酸B的降解途径两方面对丹参酚酸B稳定性的研......
作者:黄世超;瞿海斌 刊期: 2015- 05
-
普伐他汀治疗过程中ABCA1基因变异对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过程中ABCA1基因变异对心脏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36例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与267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CHD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常规治疗组口服阿司匹林0.1g·d-1,普伐他汀组在口服阿司匹林0.1g·d-1的基础上给予普伐他汀35mg·d-1,抽血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8、16周后的总胆固醇(totalchol......
作者:斯红萍;张康;金美娟;卢亮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胸腺嘧啶合成工艺的改进
- 2 缬沙坦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3 临床观察缓释异搏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 4 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 5 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出现毒性反应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 6 PDCA循环在医院处方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
- 7 拜心同致急性尿潴留1例
- 8 黄芪新的化学成分研究
- 9 鸭跖草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 10 金翘感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 11 HPLC同时测定疗筋涂膜剂中5种大黄成分的含量
- 12 石杉碱甲胶囊剂与片剂的溶出度研究
- 13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维甲酸凝胶的含量
- 14 鲎试剂用于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探讨
-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阿奇霉素及其相关物质
- 16 艾叶油的呼吸系统药理研究-Ⅱ,抗过敏作用
- 17 肌注安痛定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 18 西尼地平的合成工艺改进
- 19 木贼麻黄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20 ACE抑制剂卡托普利对实验性围手术期心肌缺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