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HPLC测定热熔压敏胶贴剂中α-细辛醚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测定热熔压敏胶贴剂中α-细辛醚含量的方法.方法以甲苯为萃取溶剂提取药物,采用ZORBAXEclipseXDB-β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11nm,柱温:40℃.结果α-细辛醚在8.032~18.07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为99.3%(RSD=0.99%......
作者:王石健;俞振伟 刊期: 2013- 02
-
HPLC测定扎鲁司特片中扎鲁司特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扎鲁司特片中扎鲁司特的含量.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Plu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乙腈(25∶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42nm.结果扎鲁司特在20~70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n=6),平均回收率为100.1%......
作者:刘亚楠;王伟 刊期: 2013- 02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保健食品中马兜铃酸A
目的建立测定保健食品中马兜铃酸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采用ZorbaxEclipsePlusC18(2.1mm×100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含10mmol·L-1甲酸铵)(60∶40);流速:0.2mL·min-1;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重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反应离子为m/z359→324.结果马兜铃酸A在2~200......
作者:罗金文;吴鸳鸯;李樱红;周明昊 刊期: 2013- 02
-
5-氟尿嘧啶-蛇葡萄素复方脂质体的制备
目的制备5-氟尿嘧啶-蛇葡萄素复方脂质体并建立同时测定2种药物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5-氟尿嘧啶和蛇葡萄素的测定条件.比较几种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以包封率和粒径为指标,确定优制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结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5-氟尿嘧啶和蛇葡萄素,2种药物的加样回收率均在99%~102%之间.以薄膜分散超声法为制备方法,以单因素考察结合正交设计优选出的佳处......
作者:赵莉莎;刘德育 刊期: 2013- 02
-
PTD-SOD对Na2S2O4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PTD-SOD对Na2S2O4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和修复作用.方法建立Na2S2O4诱导的SH-SY5Y细胞缺氧损伤模型,采用MTT法检测融合蛋白PTD-SOD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LDH释放分析检测PTD-SOD对细胞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损伤后细胞内氧化与抗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对Na2S2O4诱导的SH-SY5Y细胞缺氧损伤,MTT活性检测、LDH分析及氧化与抗氧化水平分析都表......
作者:叶南慧;林艳云;刘树滔;饶平凡 刊期: 2013- 02
-
谷氨酰胺对COPD外周血NF-κB及HSP70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Gl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AECOPD组,将治疗10~20d后处于稳定期的上述患者设为SCOPD组,分别以Gln干预,收集干预前后各组外周血PBMC,并以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Real-timePC......
作者:黄美健;汤晓燕;周凌燕;居建刚;冷报浪 刊期: 2013- 02
-
盐酸青藤碱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
目的优选盐酸青藤碱滴丸的佳制备工艺并控制其质量.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硬度、成型情况作为综合评定指标,对药液温度、基质配比(PEG4000∶PEG6000)、药物与基质的比例、及滴制过程中滴速进行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滴丸佳制备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青藤碱滴丸中盐酸青藤碱的含量.结果佳制备工艺为药液温度为75℃,PEG4000∶PEG6000为1∶4,药物基质比为1∶3,滴速为60滴·min......
作者:李盈蕾;金鑫 刊期: 2013- 02
-
南天竹种子中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南天竹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凝胶、微孔树脂、半制备高效液相柱色谱等手段分离,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南天竹种子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类化合物:丁香脂素(1)、松脂素(2)、杜仲树脂酚(3)、1-羟基松脂素(4)、gentioluteol(5)、berchemol(6)、berchemol-4'-O-β-D-吡喃葡萄糖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舒积成;刘建群;彭财英;王亚莉 刊期: 2013- 02
-
克拉霉素缓释包衣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制备克拉霉素缓释包衣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克拉霉素含药微丸.以优化的丙烯酸树脂类EudragitNE30D和EudragitL30D-55混和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缓释包衣微丸.考察自制缓释微丸的体外释药速率,并与市售的克拉霉素缓释胶囊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释药行为的评价,得到优化的包衣处方为5∶1的EudragitNE30D和Eudragi......
作者:柳晓蕊;章正赞;贺周扬;潘昕;吴传斌 刊期: 2013- 02
-
HPLC测定怀地黄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怀地黄中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初步对怀地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方法采用HPLC,DikmaDiamonsilC18色谱柱(4.6mm×250mm,0.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94.5),检测波长为206nm.结果桃叶珊瑚苷在0.0535~1.284μg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39696X+3581.6(r=0.9999),回收率分别为99.75%(鲜地黄)和......
作者:李晓坤;张华锋;冯卫生;刘炯;张杰;杨云;卫冰 刊期: 2013- 02
动态资讯
- 1 头孢他啶与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 2 维司力农结构改造物FPA对豚鼠心肌细胞钙电流的影响
- 3 妊娠期使用奥美拉唑对新生儿的安全性影响的Meta分析
- 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麻美敏片的含量
- 5 口服氢氧化铝对静脉给予环丙沙星的体内药动学影响
- 6 差示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
- 7 单细胞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共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 8 基于六西格玛管理构建医院药学服务流程
- 9 莪术油注射剂引起Ⅰ型过敏反应1例
- 10 RP-HPLC测定醋酸磺胺米隆的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查
- 11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在药学试验设计中的应用
- 12 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蚕蛹提取物中汽油的残留量
- 13 3,4-二氯苯丙烯酰另丁胺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 14 复方丹参片致血尿1例
- 15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苏合香丸中肉桂酸的含量
- 16 藜芦混碱与芍药苷配伍引起的化学反应研究
- 17 普罗布考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meta分析
- 18 D-聚甘酯抗凝活性与凝血因子X/Ⅱ灭活度比值相关性研究
- 19 1,2二取代苯并咪唑化合物的一种高效合成方法
- 20 替比夫定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