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花椒毒素纳米球对PUVA疗法光反应毒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设计制备皮肤外用花椒毒素纳米球,探讨花椒毒素纳米球对PUVA疗法光反应毒性的影响,以期优化外用PUVA疗法.方法采用溶剂置换-界面聚合物沉积法制备花椒毒素纳米球,筛选并优化花椒毒素纳米球的处方组成,优化后的纳米球在人工半透膜中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并采用补骨脂素类化合物与DNA的反应模型考察其光反应效率.结果制备并优化后的花椒毒素纳米球其平均粒径为109nm,粒径分布度小于0.1.Zeta电位......
作者:王来友;杨得坡;Swaft MAKKI 刊期: 2009- 03
-
缝隙连接参与缺血后处理和庚醇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是否参与缺血后处理和庚醇的抗心肌缺血/复灌(I/R)损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方法,冠脉结扎30min,复灌120min复制局部L/R模型,测定心室力学指标和复灌各时间点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实验结束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全心停灌30min,复灌120min复制全心I/B模型,测定心律失常和心肌传导速度.分别在复灌初期给予缝隙连接脱耦联剂庚......
作者:毛红娇;陈宝平;俞图南;叶治国;夏强 刊期: 2009- 03
-
槲皮苷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槲皮苷防治溃疡性结肠炎及抗炎、镇痛、止泻等药效.方法以醋酸灌肠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从造模前2d至造模后6dig给予槲皮苷(50,200mg·ks-1·d-1),取结肠粘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测定.小鼠ig给予槲皮苷(75,300mg·kg-1·d-1)4d后测定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醋酸ip引起扭体反应以及番泻叶煎剂ig引起腹泻潜伏期及次数变化......
作者:李钦;郑晓亮;陈爱君;张信岳 刊期: 2009- 03
-
河豚毒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河豚毒素(TTX)心脏停搏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Wistar大鼠24只,建立Langendorff-Neely离体心脏灌注模型,随机分为3组(n=8):基础组、STH-2组、TTX组.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测定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p53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STH-2组凋亡指数(A......
作者:綦俊;杨双强;刘胜中 刊期: 2009- 03
-
糖克宁颗粒的降糖降脂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目的研究糖克宁颗粒降血糖、血脂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并给以高脂饲料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以糖克宁颗粒进行治疗,观察模型大鼠的血糖、糖耐量、肝糖原、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高低密度脂蛋白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克宁颗粒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的血糖(P......
作者:袁强;余永华;汪燕红;许成成 刊期: 2009- 03
-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阿洛西林钠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洛西林钠的含量,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和多元线性模型研究温度对阿洛西林钠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各温度下阿洛西林钠百分含量的对数(1gC)与时间(t)具有线性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用经典恒温加速法和多元线性模型预测阿洛西林钠在5%木糖醇注射液的有效期分别为5.09d,5.59d.结论2种方法预测得到的有效期......
作者:熊建华;孙丽蓉;王淑君;叶晓笑;胡国新 刊期: 2009- 03
-
HPLC-RI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葡萄糖的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中甘露醇、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RI法,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钙型)(SugarPakⅠ300mm×6.5mm)为固定相,水为流动相,柱温(85±1)℃,流速0.5mL·min-1;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池温40℃.结果甘露醇在0.15~15m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643467X-15373(r=0.9998,n=7),平均回收率为100.1......
作者:柯云翠;朱义 刊期: 2009- 03
-
定心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定心丸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定心丸中的甘草,当归,远志进行定性鉴别,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定心丸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为1.0mL·min-1,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28∶7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甘草,当归,远志薄层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清晰可见;黄芩苷含量在0.1934~1.1606μg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
作者:马丹;赵陆华;陈晶;贡保东珠 刊期: 2009- 03
-
HPLC测定普瑞巴林含量
目的建立普瑞巴林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2,4,6-三硝基苯磺酸作为衍生化试剂,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01mol·L-1乙酸铵水溶液(用磷酸调pH至4.0)-乙腈(43∶57),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回收率99.18%,RSD=1.15%,普瑞巴林在3.320~49.80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
作者:丁逸梅;严相平;张晓蕾;张爱华 刊期: 2009- 03
-
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血药浓度及其在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金丝桃苷(槲皮素-3.0-半乳糖苷)浓度的方法,并用此方法时金丝桃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金丝桃苷以12mg·kg-1的剂量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于不同时间点眼球静脉丛取血,甲醇直接沉淀蛋白,HPLC测定金丝桃苷的血药浓度.采用ShimadzuODS(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流速为1.0mL·......
作者:王晓剑;郝旭亮;梁泰刚;李云兰;李青山 刊期: 2009- 03
动态资讯
- 1 正交试验法优选通便胶囊的提取工艺条件
- 2 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 3 HPLC同时测定疗筋涂膜剂中5种大黄成分的含量
- 4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征稿简则
- 5 吡那地尔、美托洛尔、谷氨酰胺、胰岛素单独及联合使用对H9c2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 6 木犀草素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作用
- 7 口服新达罗胶囊致暴发性白细胞减少1例
- 8 酮基布洛芬涂膜剂的抗炎作用
- 9 风痛安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 10 冬虫夏草生态生物学特性考察报告
- 11 脑血栓形成治程中瘫痪加重时应用降纤酶治疗的研究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八厘散中血竭素的含量
- 13 HPLC测定千柏鼻炎片中麻黄碱的含量
- 14 重组α-L-鼠李糖苷酶制备普鲁宁
- 15 蛇床子素对TRAIL抗乳腺癌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16 缬沙坦胶囊处方工艺筛选及溶出度评价
- 17 响应面法优化CO2超临界萃取紫花地丁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的研究
- 19 非诺贝特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20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致接触性疱疹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