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七叶皂苷钠微乳注射剂的安全性及药效学研究
目的对市售七叶皂苷钠粉针及自制七叶皂苷钠微乳注射剂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新西兰家兔为试验用动物,进行溶血试验和血管刺激性试验,对用药安全性进行考察;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进行考察,作出初步药效学评价.结果市售粉针和自制微乳剂均有轻微的溶血和一定的刺激性,组间无明显差别;高、低剂量的七叶皂苷钠粉针及微乳注射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及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
作者:覃瑶;阳勇;龚晓丽;李紫薇;赵嘉将;罗维早 刊期: 2013- 10
-
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点及组织分布
目的考察羧甲基壳聚糖超小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O-carboxymethylchitosansultrasmallsuperparamagneticironoxidenanoparticles,OCMCS-USPIO-NPs)在SD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及组织分布,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OCMCS-USPIO-NPs组和葡聚糖超顺磁氧化铁纳米粒组(dextran-SPI......
作者:范彩霞;陈志喜;高文慧;赖水招;郑锦坤 刊期: 2013- 10
-
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目的研究大鼠口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后的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HPLC测定大鼠口服落新妇苷固体分散体后血浆中的落新妇苷血药浓度.用Kinetica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落新妇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AUC0-480min为(1.98±0.60)mmol·min·L-1.结论将落新妇苷制成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作者:胡凯;扈荣;许鹏庆;白海波;傅旭春 刊期: 2013- 10
-
SPE-HPLC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4种合成色素
目的建立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剂中合成色素的SPE-HPLC测定方法.方法使用SPE固相萃取柱对合成着色剂进行净化、富集;采用HPLC测定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ODS-3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2mol·L-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各自的大吸收波长(柠檬黄428nm,日落黄521nm,胭脂红509nm,苋菜红483nm);柱温30℃;进样量1......
作者:张西如;赵江丽;姜建国;韩彬 刊期: 2013- 10
-
水杨酸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共存铜离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水杨酸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及铜离子对水杨酸-BSA体系的影响.结果运用理论模型处理实验数据,得到水杨酸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结合力类型等相互作用参数.结论铜离子存在时,不改变水杨酸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类型和水杨酸-BSA分子间作用的类型,但使水杨酸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增大......
作者:王旭;吴淑春;王家学;郑青;郭玉华 刊期: 2013- 10
-
丹参酮对兔急性心梗再灌注损伤的心肌保护
目的探讨丹参酮在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中的干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按成组设计应用随机列表法分成4组,每组10只:葡萄糖再灌注组、丹参酮再灌注治疗组、丹参酮冠脉结扎前治疗组和假手术组.建立再灌注模型后经耳缘静脉给药.分别于结扎前5min、结扎后1h、再灌注后2h时,取血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的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Tn-Ⅰ).并于再灌注后2h......
作者:章慧慧;黄抒伟;王琳莉;林冬铭 刊期: 2013- 10
-
益智多糖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益智中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Sevage法除蛋白,H2O2脱色,流水透析和冷冻干燥制备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HPLC测定其单糖组成.以益智精制多糖测得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苯酚-硫酸法测定益智中多糖的含量.结果益智多糖由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5种单糖组成.益智多糖含量为12.91%,RSD=4.72%(n=5)......
作者:赵祥升;董娜;冯锦东;杨美华 刊期: 2013- 10
-
醌茜素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伊托必利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伊托必利含量的方法.方法盐酸伊托必利与醌茜素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电荷转移反应,形成稳定的1∶1型荷移络合物,在大吸收波长578nm处测定络合物的吸光度.结果盐酸伊托必利药物质量浓度在20.0~140.0mg·L-1内服从比耳定律,相关系数为0.9991,RSD为0.62%,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3×103L·mol-1·cm-1,回收率为99.1%~102.3%.结论方法准确、简便......
作者:赵杰;李华侃 刊期: 2013- 10
-
罗红霉素晶型分析及与溶解速率、溶出度的关系
目的对罗红霉素的晶型进行分析,并探讨不同晶型对罗红霉素溶解速率、溶出度的影响.方法晶型分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红外光谱法,溶解速率和溶出度测定采用转篮法,转速为100r·min-1.结果3种罗红霉素的结晶为3种不同的晶型,不同晶型的罗红霉素溶解速率和溶出度有一定差异.结论为罗红霉素用药的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王建;曾红霞;陈悦 刊期: 2013- 10
-
HPLC测定2,5'-二溴-4,5,2'-三羟基二苯甲酮原料药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HPLC测定海洋来源活性化合物2,5'-二溴-4,5,2'-三羟基二苯甲酮原料药(LM49)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乙腈-水(磷酸调pH至3.0)(70∶1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1nm,流速0.8mL·min-1,柱温25℃.结果主峰能与杂质峰达到良好分离,LM49在浓度1.0~100mg·L-1内......
作者:李勇;冯秀娥;梁泰刚;李青山 刊期: 2013- 10
动态资讯
- 1 GC测定硫唑嘌呤中吡啶残留量
- 2 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0例
- 3 当归挥发油对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 4 反式白藜芦醇对Aβ25-35诱导的阿尔兹海默病小鼠模型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 5 大孔树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皮炎宁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
- 6 阿司匹林锌的研制
- 7 吉西他滨与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研究
- 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苯甲酸涂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
- 9 三种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背景影响比较研究
- 10 离子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帕米膦酸二钠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 11 正交试验法优选三叶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 12 总黄酮、高良姜素和白杨素含量指标综合优选蜂胶前处理方法
- 13 瑞舒伐他汀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14 利奈唑胺相关性血液毒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 15 静滴尼莫通致心绞痛1例
- 16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盐酸二甲双胍浓度
- 17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致接触性疱疹1例
- 18 HPLC同时测定蒙药材黄花铁线莲中4种黄酮含量
- 19 山楂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20 氯霉素类滴眼液致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