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顺铂对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相互作用光谱研究
目的研究顺铂对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不同浓度顺铂对阿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相互作用.结果顺铂与阿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都有猝灭作用.顺铂对白蛋白的猝灭方式为动态猝灭,而阿霉素对白蛋白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结论温度为17℃和37℃时,阿霉素与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分别为2.13×104,2.76x104L·mol-1,2者的结合位点数为1.当加入不同浓度的顺铂后,阿霉素与......
作者:梁晶;胡卢丰;林观样;金辉 刊期: 2014- 07
-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迁移量
目的建立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输液袋中钛迁移量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钛含量.结果钛在0~200n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钛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7.22%(RSD=3.91%).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适用于对输液容器用聚丙烯粒料中钛残留含量及钛向输液中迁移量的测定.......
作者:陈瑜 刊期: 2014- 07
-
加杨树叶中3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加杨树叶中的槲皮素、高良姜素、白杨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TC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梯度洗脱:0~5min,甲醇25%→55%,5~25min,甲醇55%→65%,25~35min,甲醇65%→7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4nm;柱温:30℃.结果加杨树叶中槲皮素、高良姜......
作者:刘影;梅晰凡 刊期: 2014- 07
-
玳玳黄酮滴丸质量分析
目的建立玳玳黄酮滴丸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玳玳黄酮滴丸,并对玳玳黄酮滴丸进行重金属及砷盐的检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玳玳黄酮滴丸主要药效成分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方法.结果薄层色谱主要成分斑点清晰可见,阴性对照无干扰;玳玳黄酮滴丸重金属及砷盐的限量均小于百万分之十;新橙皮苷在4.088~16.352μg.mL-1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柚皮苷在4.084~16.336μg·mL-1内......
作者:连赟芳;陈丹;曾令军;蔡韦炜;陈强;曾华平;林伊莉 刊期: 2014- 07
-
通光藤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提取分离并筛选通光藤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化学结构.方法系统溶剂法对通光藤药材进行化学部位分离,并利用色谱法对正丁醇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其化学结构.MTT法筛选所得化学成分体外对8种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在通光藤正丁醇部位中得到3个化学成分单体分别为:牛奶菜醇(化合物1)、通光藤苷元B(化合物2)、大叶牛奶菜苷丁(化合物3),化合物2对于MGC......
作者:何立巍;陆兔林;毛春芹;杨婧妍 刊期: 2014- 07
-
醉香含笑树皮提取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醉香含笑树皮提取物(extratofbarksofMicheliamacclureiDandy.,EBMMD)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采用倒置生物显微镜、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ting等技术,考察EBMMD对HepG2细胞凋亡及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分析可见,EBMMD能明显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倒置生物显微镜观......
作者:宋晓凯;曹志凌;郭雷;李志华 刊期: 2014- 07
-
HPLC快速筛查抗风湿类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的10种化学药
目的建立中成药、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的10种抗风湿类化学成分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初步筛查.色谱柱:Diamon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1醋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10种化学药得到了完全分离,检出限<2ng.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能满足快速筛查抗风湿类中成药......
作者:廖瑜 刊期: 2014- 07
-
UPLC同时测定复方守宫散中核苷类含量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复方守宫散中腺嘌呤、腺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cquityBEHC18(2.1mm×100mm,1.7μm),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1,柱温:26℃,检测波长:254nm.结果腺嘌呤、腺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409~0.5115mg·mL-1(r=0.9999)和0.0578~0.7220mg·mL-1(r=0.9996)内与其峰面积呈良......
作者:吴健;高家荣;韩燕全;李翔 刊期: 2014- 07
-
氨甲环酸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氨甲环酸分析测试方法的研究进展,供药品质控、新药开发、药动学以及生物等效性研究参考,确保药品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查阅近20年的国内外文献,对氨甲环酸分析测试方法进行概述.结果氨甲环酸制剂以及体液的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有容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结论氨甲环酸的检测方法在不断提高,为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进一步开发新型的氨甲环酸药物制剂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王霞;王琼;江爱;胡焰;邱细敏;李健和 刊期: 2014- 07
-
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对金钗石斛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2000-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金钗石斛已报道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阶段性进展和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原因.结果金钗石斛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多糖、倍半萜类、菲类、联苄类等,石斛碱是其特征性成分,主要有抗白内障、兴奋肠管、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等作用.结论目前金钗......
作者:张晓敏;孙志蓉;陈龙;魏鑫鑫;刘文兰 刊期: 2014- 07
动态资讯
- 1 布地奈德都保短期加大剂量吸入治疗急性发作期儿童哮喘52例疗效观察
- 2 半乳糖化季铵壳聚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 3 青篙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4 奥沙利铂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和体内外评价
- 5 苯酚滴耳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 6 代代叶、花与果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 7 黄连、木香药对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研究
- 8 氨基酸及短肽对天然药物的结构修饰
- 9 思密达临床应用进展
- 10 百年康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 11 利培酮致恶心、呕吐2例
- 12 盐酸丁咯地尔对家兔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和红细胞压积的影响
- 13 盐酸雷洛昔芬的合成研究
- 14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贵州苦荞麦中槲皮素的含量
- 15 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
- 16 山东蒙脱石主要质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 17 西比灵合用妥泰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临床研究
- 18 1-甲基色氨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干预作用
- 19 HPLC法同时测定福辛普利钠片中福辛普利钠及其降解产物福辛普利拉的含量
- 20 芫花主要黄酮成分对肝微粒体UGTs及UGT1A1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