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归丹沙棘胶囊的快速薄层鉴别与二苯乙烯苷和丹酚酸B同时测定
目的为多指标快速控制保健食品质量,对归丹沙棘胶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2块薄层板上鉴别何首乌、丹参、沙棘、当归和苦杏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以甲醇-乙腈-甲酸-水(24∶9∶1∶66)为流动相,300nm为检测波长,同时测定样品中二苯乙烯苷与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二苯乙烯苷的进样量在0.0423~0.846μg(r=0.9995)、丹酚酸B的进样量在0.118~2.36μg(......
作者:王智森;韩桂茹;高飞;纪玉哲;盖树常 刊期: 2013- 08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内脂素的关系探讨及降糖调脂灵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降糖调脂灵保护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内脂素的关系.方法1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喂以标准饲料不做处理;50只健康♂大鼠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随机选取30只成模大鼠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n=10,灌胃,等量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n=10,灌胃,二甲双胍200mg·kg-1·d-1)、降糖调脂灵组(n=10,灌胃,降糖调脂灵浓缩液5mL·......
作者:刘江月;张代娟;王建英;侯建平;刘同美;郭军堂 刊期: 2013- 08
-
HPLC同时测定珠子草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和鞣花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珠子草中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和鞣花酸的HPLC法,并对珠子草该3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Shimazu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0.1%磷酸(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0μL.结果没食子酸、短叶苏木酚和鞣花酸含量分别在0.6~9.6μg、0.525~8.4μg、0.475~7.6......
作者:梁云;李彩东;王信 刊期: 2013- 08
-
独活与混淆品牛尾独活、短毛独活的鉴别
目的鉴别独活与混淆品牛尾独活、短毛独活.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及液相色谱法鉴别.结果独活与混淆品牛尾独活、短毛独活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液相色谱均有差异.结论本实验提供的鉴别方法,能准确地把独活与牛尾独活、短毛独活予以区别.......
作者:周燕;金佩芬;赵宇炯 刊期: 2013- 08
-
中药药性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中药药性与其功能主治间的关系规律.方法以中国药典、《中药学》、《中华本草精选本》、《中药药理学》和《新编中药志》等书籍记载为数据来源,结合临床用药经验及相关规范用语,创建了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功能主治等相关属性的中药数据库,首先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然后针对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功能及主治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后针对分析结果再进行关联挖掘.结果建立了中药药性-药味-归经、药性-......
作者:王哲;张佩江 刊期: 2013- 08
-
黄连降糖片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黄连降糖片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方法用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黄连降糖片对改善高脂+链脲佐菌素致大鼠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抵抗作用;用四氧嘧啶致大、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黄连降糖片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和对白内障发生率的影响;用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和氧化钙法观察黄连降糖片对吞噬指数和耐缺氧的效果.结果黄连降糖片对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有明显改善作用;对四氧嘧啶所致高血糖大、小鼠均......
作者:金祖汉;金捷;毛培江;杨毅 刊期: 2013- 08
-
降糖保健食品和中成药中12种化学药的液相快速筛查
目的建立降糖保健食品和中成药中12种化学药的液相快速筛查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色谱条件:AgilentExtend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0.014%三氟乙酸水溶液(pH2.7±0.05)、0.01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为三元梯度洗脱流动相,柱温:3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12种化学降糖药实现了同时分离与专属性鉴......
作者:余小平;郑明;陈蕾 刊期: 2013- 08
-
黄芪甲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内皮祖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ative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介导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培养EPCs.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100μg·mL-1)及黄芪干预组(ox-LDL10......
作者:季亢挺;胡建坚;陈军;林加锋;杨鹏麟;唐疾飞 刊期: 2013- 08
-
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目的观察芪连白术颗粒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观察芪连白术颗粒3个不同剂量对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芪连白术颗粒高、中剂量组症状不同程度地明显改善、高剂量组疾病活动指数(DAI)明显降低(P<0.05);动物的整体状况与结肠炎的病理状况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好转.结论芪连白术颗粒对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黄巧玲;王跃鑫;戴关海;童晔玲;杨锋 刊期: 2013- 08
-
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肠癌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mCRC疗效间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ENTRAL(theCochraneCentralRegisterofControlledtrials)、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欧洲肿瘤协会(EMSO)官方网等,公开发表的K-ras基因突变状态与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治疗mCRC疗效间关系的研究......
作者:张斌;刘慧燕 刊期: 2013- 08
动态资讯
- 1 托盘根乙醇提取物的抗肿瘤抗转移作用研究
-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陆英中乌索酸和齐墩果酸含量
- 3 ND与TD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 4 HPLC同时测定三叶青中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 5 Stathmin及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 6 复方甲紫溶液的含量测定
- 7 冻干型和溶媒结晶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在5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 8 抗肿瘤药物新靶点及新型抗肿瘤药物
- 9 复方甲硫酸新斯的明眼用原位凝胶的处方工艺研究
- 10 β-榄香烯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 11 HPLC-ELSD测定丹参提取物中的单糖和二糖
- 12 萝卜硫素调控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
- 13 三种乳腺癌化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分析
- 14 保健品固体制剂中10种残留溶剂GC分析及GC-MS确证
- 15 环孢素A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情况分析
- 16 匹服平引起白细胞严重降低5例
- 17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泰诺林滴剂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 18 1-去氧-D-核糖的合成
- 19 高危药品计算机辅助医嘱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 20 巫山淫羊藿主要成分朝藿定C和双藿苷A抗炎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