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批式吸附法制备人凝血因子Ⅸ复合物
目的制备纯度较高,潜在血栓性小的凝血因子Ⅸ(FⅨ)复合物.方法以人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采用SD病毒灭活工艺,经国产DEAE-SepharoseFastFlow胶批式吸附和Ca3(PO4)2吸附制备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结果两步的活性收率分别为(89.94±1.31)%(n=7)、(82.27±2.18)%(n=6),制品的FⅨ∶C比活为(16.28±2.80)IU/mg.FIX的量为(126.82±1......
作者:余蓉;李晓红;祁辉;邬杨斌;曾蓉 刊期: 2003- 06
-
赛庚啶对大鼠垂体-性腺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赛庚啶对大鼠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电镜,观察赛庚啶对大鼠垂体-性腺轴内分泌功能及垂体促性腺细胞、卵巢、睾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赛庚啶2.3mg*kg-1*d-1,ig,连续用药14d,可明显降低雌性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孕酮(P)的含量(P<0.01),而升高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4.6mg*kg-1*d-1赛庚啶不但......
作者:康白;胡庆伟;李广宙;李正斌;高尔 刊期: 2003- 06
-
银杏叶提取物(GB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鼠脑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应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各实验组鼠脑缺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ICAM-1及其mRNA在假手术组鼠脑组织呈低表达;缺血90min再灌24h脑组织ICAM-1及其mRNA表达较前显著增高(P﹤0.0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于相同时限......
作者:王雪松;阮旭中;刘买利 刊期: 2003- 06
-
黄芪多种成分对豚鼠皮肤Ⅰ型人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作用
目的以阿昔洛韦(acyclovir,ACV)为阳性对照,PBS以及含10%二甲亚砜(DMSO)的PBS为阴性对照,观察了黄芪三种成分在活体中的抗人疱疹病毒Ⅰ型作用.方法用HSV-1HS-1株感染豚鼠皮肤的动物模型,观察了黄芪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抗HSV-1药效.结果临床观察结果表明:ACV,黄芪总皂苷,总多糖,总黄酮处理皮区的累积计分依次为(14.20±6.70);(12.94±3.01);(1......
作者:王志洁;黄铁牛 刊期: 2003- 06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鼠肝微粒体中依普黄酮及其在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鼠肝微粒体中依普黄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以研究依普黄酮的体外代谢.方法本法中依普黄酮与鼠肝微粒体共孵育之后用氯仿提取,采用地非三唑为内标,以Nova-parkC18柱为分析柱,乙腈-0.1%醋酸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依普黄酮在1~100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检测限为0.02μg*mL-1(S/......
作者:余露山;胡晓渝;姚彤炜 刊期: 2003- 06
-
1,6-二(4-苯乙基-1-甲基-1-哌嗪基)己烷二溴化物镇痛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研究哌嗪类新化合物1,6-二(4-苯乙基-1-甲基-1-哌嗪基)己烷二溴化物(97-9-G4)的镇痛作用及机制.方法扭体法、热板法研究镇痛活性;联合给药观察纳洛酮、利血平、阿托品、CaCl2和EDTA等对97-9-G4镇痛作用的影响;并测定97-9-G4对小鼠体内PGE2的影响.结果sc97-9-G45mg/kg即可有效抑制小鼠扭体反应(P......
作者:张红梅;李长龄;李润涛 刊期: 2003- 06
-
牛磺酸对低钙环境下豚鼠心室肌细胞ICa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低钙环境下,牛磺酸对豚鼠单一心室肌细胞钙离子电流(ICa)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制技术.结果低钙状态下,豚鼠心室肌细胞ICa减小,此时牛磺酸可促进Ca2+内流,使ICa增加(P﹤0.01),此作用具有电压依赖性,对反转电位无明显影响.此作用随细胞外Ca2+浓度的降低而有所增强,并且是可逆的.结论牛磺酸能增加低钙状态下的心室肌细胞Ca2+内流.......
作者:王丽娟;王勇;刘晓辉;李金鸣 刊期: 2003- 06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阿昔洛韦滴眼剂中主要成分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阿昔洛韦滴眼剂中阿昔洛韦和盐酸环胞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YWG-C18柱250mm×4.6mm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100∶400∶0.1∶0.0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2nm,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平均回收率:阿革洛韦为101.2%,RSD=1.11%(n=6);盐酸环胞苷为99.8%,RSD=1.12%(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于该......
作者:赵环宇;李嘉静 刊期: 2003- 06
-
气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中乙醇残留量
目的建立葡萄糖酸依诺沙星中乙醇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析柱为3mm×2mPEG-20M色谱柱,载气为N2,载气流速10.5ml/min,检测器为FID,柱温80℃,进样器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40℃.结果乙醇在0.1002~0.9019m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低检测限为4.3ng,回收率为99.22%(RSD=0.62%).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快速,准确.......
作者:麦曦;廖一静;刘超 刊期: 2003- 06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中头孢泊肟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中头孢泊肟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苯基柱(4μm,3.9mm×150mm);流动相:0.005mol/L磷酸二氢钾(pH6.5)-乙腈-甲醇(60∶10∶30);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头孢泊肟酯(按头孢泊肟计)在50~250μg/mL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平均回收......
作者:张慧文;何丽明;林玲 刊期: 2003- 06
动态资讯
- 1 断血流片预防上环术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研究
- 2 双黄连滴丸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血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 4 积雪草酸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研究
- 5 蒙药材飞廉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 6 近红外漫反射光纤光谱结合偏小二乘法快速测定黑果小檗皮中盐酸小檗碱量
- 7 HPLC-ESI-MS测定人血浆中多奈哌齐的浓度
- 8 HPLC同时测定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片中两种成分的含量
- 9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用药经济学分析
- 10 噻二唑铜配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研究
- 11 HPLC分离测定格列齐特片及其有关物质
- 12 气相色谱法对蒙成药嘎咕拉-4汤中挥发油散失的动力学研究
- 13 不同包装工艺对薄荷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
- 14 非普拉宗致尿道外口肿胀2例
- 15 非水毛细管电泳法分离分析非甾体抗炎药物
- 1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发酵虫草菌粉全粉末压片工艺
- 17 GC测定盐酸氟西汀中二氯甲烷残留量
- 18 刺山柑总生物碱乳膏外用对系统性硬皮病小鼠组织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 19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子痫前期重度的临床分析
- 20 苍术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光敏感性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