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769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21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4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600.00
杂志荣誉 全国性科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7693
- 国内刊号:33-121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全国性科技期刊
- 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是一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综合性药学科技期刊创,创刊于1984年,原名《浙江药学》、《现代应用药学》。现由中国药学会主办,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浙江省药学会承办。协办单位先后有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集团、海南亚洲制药有限公司、浙江康来特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大德制药有限公司等,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辟有论著、药化、中药与天然物、药剂、药品检验与分析、 医院药学、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综述和综合报导 等栏目,在医院、药检所、制药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和各级管理部门拥有读者和作者,尤其注重为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和边疆、基层和部队的药学科技人员服务。 杂志连续十年来与中国药学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品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多次全国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和医院药学质量监督管理学术研讨会,是近年来药学界学术活动最为活跃的杂志之 一。杂志已纳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Chinainfo〉及其镜像系统向国内外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另外还被纳入了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一份深受医药学科技人员喜爱的科技期刊。
1 投稿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先进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侧重实用。
1.1 来稿要求文字精练紧凑,通顺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文稿请附中英文题名(每个实词第一个字母要求大写)、作者和作者汉语拼音名、作者中英文单位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文中数据、结构式、公式、参考文献等请仔细核对,避免出错。投稿后,如发现上述内容有错,请及时联系更正。
1.2 当论文的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应在文中说明其遵循的程序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或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提供伦理审查批件,并注明已获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
1.3 来稿务必自留底稿。务必写清楚作者姓名、地址、学历、职称、邮编、固定电话、手机及 E-mail。部队及保密单位除编号外,还应写明驻地。文稿凡属基金资助、国家攻关项目请写明项目编号,标注在首页下,并附相关证明材料。请勿一稿多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本刊只接收网上系统投稿,请勿通过邮寄或 E-mail 投稿。
1.4 网上投稿 ....步骤如下: ①登录网址:www.chinjmap.com 点击作者登录;②进行注册登录(*为必填项);③网上投稿时,请一同将基金项目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上传至投稿系统。请注意查收编辑部的 E-mail 通知。
1.5 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后 3 个月内未收到对稿件的处理通知,则说明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须与本刊联系。
1.6 凡退回作者修改的稿件请严格按本刊稿约要求及退修意见修改,并在规定期限内返回,若 2 个月仍未修回,并且未与编辑部联系说明情况,则将视同撤稿处理。
1.7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对来稿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
1.8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同意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at Sci)]、《国际药学文摘》(IPA)、《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JST)等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
2 文稿的撰写要求文稿应尽量减少层次,最多不宜超过 3 层。文题、层次标题、表题、图题、参考文献及致谢等,一律顶格书写。文稿请用 5 号字 1.18 倍行距排版。来稿须达到清稿要求,上传稿件请一律采用 WORD 格式。勿用非规范字。数字与单位之间加空格。需排斜体字的外文直接排为斜体,如:拉丁字[如属名,种加词和种下加词 Crotalaria medicaginea Lamk var iuxurians (Benth) Baker]、物理量(如速度 v,质量 m)、旋光性、构型和标明取代位的化学元素符号(如 l, d, cis, N, Q 等)、基因名称及一些统计学符号(如样本均数 x, t 检验,概率 P)。
2.1 文题
题名须简明确切,并能反映本文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20 字,不要副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非公知的缩写等。
2.2 作者
文稿的作者应是参与来稿专题研究工作的主要科技人员,应对全文的内容负责,并能回答文中的问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的次序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第一作者须事先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意见,包括排列顺序。附第一作者简介,2 人以上合写的文稿,应注明联系人,并附联系方式。作者的中英文单位名称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姓名的右上角注出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各单位之间用“;”号隔开。
2.3 摘要
为适应读者了解论文全面内容的需要,并便于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中、英文摘要均要求采用结构式摘要,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摘要的 4 个要素,即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 年 1 月第 36 卷第 1 期 Chin J Mod Appl Pharm, 2019 January, Vol.36 No.1 ·129· 英文摘要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亦应明确列出摘要的 4 个要素,即 OBJECTIVE(目的)、METHODS(方法)、 RESULTS(结果)、CONCLUSION(结论),要写得具体。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正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
2.4 关键词 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和便于读者寻找文献,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为关键词,一般 3~8 个。中英文关键词数目及排列顺序应一致。
2.5 标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2.6 脚注 置首页底,注明该文获得课题基金来源和编号;第一作者简介;通信作者简介等。作者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学位、职称、联系方式、E-mail。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3578) 作者简介:张三,男,博士,教授 Tel: (0571)99999999 E-mail: abc@163.com
2.7 前言(引言或序言) 概述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应明确提出本文目的,尤其指出其创新性。
2.8 药物、试剂、动物及植物 药物、试剂应说明来源、批号及规格;主要仪器应说明型号及来源;动物(如鼠)应说明其来源、种属品系、级别、性别、健康状况、合格证号、体质量;植物应说明其来源、拉丁名、鉴定人及其单位和职称。药学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最新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科学出版社)为准。药名采用“国际非专利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以《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委员会办公室编)为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则用批准的药名。药名较长时,可用缩写,但需在首次出现时注明,例如雷尼替丁(ranitidine,Ran)。药名写在剂量前面。不常见的药名,特别是新近上市的新药名,首次出现时,注上英文名。药物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要写明药品生产厂名和批号,住院号、尸检号、门诊号可省略。
2.9 方法 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2.10 计量单位及符号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简称“法定单位”)。请参阅《量和单位》(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量名称、量符号应规范使用。量名称有全称与简称之分(如“物质的量浓度”多简称“浓度”或“物质浓度”等),二者可等效使用,且多使用简称。量符号均应使用斜体,如 m(质量),t(时间),V(体积),n(物质的量)。某些常用量及其符号,如比重(sp gr,sg)、原子量(AW,aw)、分子量(MW,mw)等,因其不符合有关规定或易与有关符号产生混淆或误解,宜停用,应改用相对密度(d)、相对原子质量(Ar)、相对分子质量(Mr)等。单位名称也有简称与全称之分,两者可等效使用,数字后带单位者,均用单位符号表示。单位符号前的数字避免使用分数。数字与单位符号间应留一个字符空隙。当数值过大或过小时,应改用适当词头符号,如 M、p 或以 10n , 10n 的形式表示,但应遵守有效数字及数字修约规则。单位、词头符号及阿拉伯数字一律采用正体。组合单位中不宜使用斜线,更不宜将斜线、负指数幂或汉字混用表示相除。如常用法定单位为“mg·kg1 ·d1 ”,不能再表示为“mg/kg/d”,“mg·kg1 /d”,“每日 mg/kg”或“每千克 mg/d”等。
药物、试剂浓度及各类生化指标使用法定单位的基本原则是:
①当其 Mr或 Ar已准确测得时(如各类电解质、维生素、糖类及其代谢产物、脂类及其代谢产物、非蛋白类含氮物质等),均应采用“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以 mol·L1 , mmol·L1 ,mol·L1 ,nmol·L1 ,pmol·L1 等为法定单位表示。
②当为混合物(如总蛋白、总脂、各类免疫球蛋白等) 或其 Mr或 Ar尚未准确测得时,可采用“质量浓度”,分别以 g·L1 ,mg·L1 ,g·L1 ,ng·L1等为法定单位表示。
③习以%、‰、比例数(如 1∶1 000)等相对数表示结果者可继续使用;但当表示变动范围时,范围号(~)前后两数值中的%、‰ 或 10n 、10n均应同时写出不能省略前者只写后者,如 3.0%~5.0%(不能写成 3~5%),“(4.0×1012~5.5×1012·L1 ”(不能写成 4.0~5.5×1012·L1 )等。
④习用的各类百分浓度(v/v,w/v,w/w)及其单位 g/dl(g%),mg/dl(mg%),ml%(vol%);当量浓度(N)及其单位 N(Eq/L),mEq/L,Eq/L;克分子浓度及其单位 M,mM,M;以及表示微量物质含量的 ppm, pphm,ppb 等均应停用。年龄和体质量均须用实际测得的平均数±标准差( x s )表示,按体质量计算的药物剂量应以“g(mg)·kg1 ·d1 ”表示。 ·130· Chin J Mod Appl Pharm, 2019 January, Vol.36 No.1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9 年 1 月第 36 卷第 1 期
2.11 放射性核素或元素符号均应用正体且首字母大写 核子数应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不能再标于右上角),如 14CO2,131I-albumin 等,当有必要标明受激态时,可将受激态符号标在其右上角,如 NO* 表示电子受激态,而 110Ag* 或 110Agm则表示核受激态等。元素、离子或基团的化合价应标在右上角,且应数字在前,表示正负化合价或阴阳离子的“+”在后,如 Mg2+(不用 Mg++,Mg+2), 3 PO4 (不用 PO4 3 ,PO4 )等。上下角标、幂指数等均应使用较主符号小一号的字母。
2.12 国际代号与缩写 文中尽可能采用国际代号与缩写,例如 1 秒写为 1 s,2 分钟写为 2 min,3 小时写为 3 h,4 天写为 4 d,雌性写为♀,雄性写为♂,国际单位(用于表示酶活力的国际单位用 U,不用 IU;表示药物含量的单位用 u,不用 IU),概率(P,不是 P),紫外(UV)。国际代号不用于无数字的文句中,例如每天不写每 d,但每天 8 mg 可写 8 mg·d1 。
2.13 数字 作为量词(包括比率、时间等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序词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六;夏历和中国清代前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初五、丙寅年十月十五日等;不定量词一律用汉字,如任何一个患者、3 d 为一个疗程等。数字的增加可用倍数表示;数字的减少只能用分数或%表示,如增加 1 倍,减少四分之一或减少 25%。年份应写出全数不得省略,例如:“1998 年”不写成“98”年。1990—1997 年不能写作 1990 年—97 年。避免使用因时间推移而易被误解的词,例如:“今年”“上月”等,而应采用具体日期(月、日宜采用两位数)。
2.14 有效数字 测量数据不能超过其测量仪器的精密度。例如:6 437 意指 6 000 分之 1 的精密度。任何一个数字,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位数不应有误差。在一组中的 x s 应考虑到个体的变差,一般以 s 的三分之一来定位数,例如:(3 614.5±420.8)g,s 的 1/3 超过 100 g,平均数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3.6±0.4)kg,过多的位数并无意义。又如(8.61±0.27)mm,它的 s/3=0.09 mm,达小数点后第二位,故平均数也应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写成(8.61±0.27)mm。有效位数以后的数字修约数小于 5 则舍,大于 5 则进,如恰等于 5,则前一位数逢奇则进,逢偶(包括“0”)则舍。修约时只可 1 次完成,例如:23.48,若不要小数点,则应成 23,而不应该 23.48→23.5→24。百分数的有效位数根据分母数来定:1~10,一般不用百分数表示;11~100,百分数到个位;101~1 000,百分数到小数点后 1 位;余类推……。
2.15 表和图 凡用文字已能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用表和图,则文中不需重复其数据,只需强调或摘述其主要发现,不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图题、图注、表题、表注均采用中英文对照,图表中量和单位应是量的符号在前,单位符号在后,其间加一斜线方式表示,如/nm 即表示以 nm 为法定单位的波长。图表要有序号,只有 1 个时,仍用“表 1”或“图 1”表示。图表中如采用缩写时,第一次出现时请用全称,以后再用缩写。表格用三线表,两端开口,不用纵线;栏头左上角不用斜线;除栏头外,表身中不用或少用横线;表内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标点符号;上、下行的数字最好对齐;表内计量单位的名称要使用单位符号。表格最好设计成单栏表,表注依序用 1),2),3)……表示,写在右上角。曲线一般应经曲线拟合,并尽可能“直线化”,例如通过对数、倒数、概率单位、算出单位等转换。直线应根据回归方程绘图。如有图注者应在图下写明:1……;2……;3……,或者 A……;B……;C……。照片必须反差鲜明,清晰易辨,常用大小为 127 mm×178 mm。显微镜照片内应画长度标尺,如├┤,示 1 m,必要时,以 ↑标明上方位。
2.16 讨论 应讨论本实验(试验)的新发现及得出的结论和观点。应该交代本实验(试验)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某些实验(试验)条件难以或未能控制之处。对不作为本实验(试验)的内容不必写出。不要重复在结果一项中已叙述过的内容。讨论中应联系实验(试验)的目的与结论,应联系实验(试验)结果与其他结果。避免推想太远,避免不成熟的论断,避免因资料不足得出的结论,避免将本应纳入引言(前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
2.17 致谢 对论文仅作过某种帮助,或协助作了某项工作,则不一定按作者身份署名,可在文末以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工作表示谢意。致谢只写协助工作或提供资料、材料者,对文稿帮助审阅修改者不列。
2.1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公开文献为限。勿引内部资料和教科书。“未发表的观察资料”和“个人通讯”不能列为参考文献。书面通讯和内部资料可用圆括号插入正文。已被采用而尚未刊出的稿件,可列入参考文献,但在刊名后加圆括号注明“在印刷中”。尚未被采用的稿件,可在文中用圆括号注明“待发表资料”,但不能列为参考文献。“在印刷中”和“待发表资料”等,作者在投稿时应附复印件以供审稿时核查。正文中引用中文作者姓名时,应写全名,勿写×氏。参考文献序号加[ ],其格式与标点符号要严格按本刊规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发文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引起严重腹泻1例
患者男,20岁。因皮扶手指缝、腹股沟、大腿内侧有针头大小的丘疹,有的呈小水疱,瘙痒;阴茎处有粟粒大小的丘疹,有的呈小乳头状。于2000年6月份来我院就诊,经临床检查阴茎皮损诊断为尖锐湿疣,5%醋酸白试验为阳性;其它处皮损诊断为疥疮,属螨虫浸入皮肤而引起。......
作者:申国庆 刊期: 2001- 01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及三七中总皂苷含量
目的:人参和三七及制剂中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系列研究.方法:①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样品中的皂苷;②超声波处理30min;③通过大孔树脂除去糖分等杂质;④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皂苷含量.结果:用本法测得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结论:本法稳定性可靠,重复性好.......
作者:孔燕君;洪美凤 刊期: 2000- 01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舒巴坦复合剂耐药性的meta分析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现已发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RAB)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科学比较哪种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更好.方法全面收集IRAB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哌拉西林/舒巴坦耐药性研究的资料,根据严格的标准筛选纳入文献,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9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哌酮/舒......
作者:周光耀;金玲湘;方佩佩;李金强;董细芬 刊期: 2009- 12
-
贯黄感冒颗粒(无糖型)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贯黄感冒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路边青和马来酸氯苯那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马来酸氯苯那敏线性范围在0.2~1.2μg,相关系数r=0.9999;回收率96.8%,变异系数为1.2%(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以用于贯黄感冒颗粒(无糖型)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艳秋;梁其冰 刊期: 2004- 06
-
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3号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作用的对比观察
对比观察藻酸双酯钠与腹蛇抗栓酶-3号对90例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作用的影响.结果示:藻酸双酯钠与蝮蛇抗栓酶-3号均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降低血液粘度.蝮蛇抗栓酶-3号比藻酸双酯钠效果更佳.......
作者:王丽霞;侯淑彦;王婉云;吴彧 刊期: 1998- 02
-
FE复合酶的蓄积毒性及对烧伤感染创面作用的观察
目的检测FE复合酶在动物体内的蓄积毒性及探讨不同浓度FE复合酶在烧伤感染创面上对微生物、愈合时间的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可能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经口毒性试验;将每1mL含酶1.5、3活性单位的FE复合酶浸透二层纱布覆盖于烧伤感染创面上,每天换药一次,使用前、后15min行创面细菌培养,每隔一周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小鼠在染毒期间未见中毒症状出现;3活性单位/1mL的FE复合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作者:钟成城;陈炯 刊期: 2004- 01
-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超说明书用药循证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方法查询国内外网站雷替曲塞、伊立替康的新版药品说明书、权威指南和诊疗规范,收集雷替曲塞、伊立替康的全部适应证.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Epistemonikos、CBM、CNKI、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6年10月,收集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超说明......
作者:叶云;马光晔;张幸国 刊期: 2018- 06
-
丹参水煎液外用对皮肤创伤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水煎液外用对大、小鼠创伤性溃疡及豚鼠阳性疮疡模型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稀盐酸造小鼠创伤性溃疡模型;特制致伤器在脊柱右侧打孔造大鼠创伤性溃疡模型;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造豚鼠阳性疮疡模型.观察丹参水煎液对大、小鼠创伤性溃疡模型创伤面积及病理变化的影响,对豚鼠阳性疮疡模型中血清溶菌酶含量及局部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3种模型建立成功,丹参水煎液可显著减少大、小鼠创伤面积,显著升高模型豚鼠血清中的溶菌......
作者:梁雪;白明;闫欣;苗明三 刊期: 2013- 05
-
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作用.方法108例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所有受试者均查24h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彩色多普勒和6min步行距离,测定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和心功能分级,观察病死率.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m......
作者:刘顺民;方志敏 刊期: 2007- z1
-
4-氨基-1,2,4-三唑-5-酮硫代脲酸甲酯的合成及表征
硫脲类化合物由于结构中存在不同取代的肽键(CONH),具有广谱的抗菌性,带有不同取代基团的酰基硫脲可具有抗结核菌、抗病毒、抗疟疾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1-3].三氮唑类等杂环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近年来,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根据新药研究中的生物等排体和拼合原理,我们设想,把三氮唑环引入到酰基硫脲的结构中,合成了一类新型的酰基硫脲,期望得到生物活性更好的化合物[4-5].......
作者:黄洁;宋纪蓉;任莹辉;徐抗震;朱宏莉 刊期: 2005- z3
动态资讯More >
- 1 驱白巴布期对缺铜、缺锌大鼠血清中微量元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 2 月桂酸对瑞巴派特经大鼠结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 3 硫酸奈替米星效价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 4 阿奇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 5 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或阿托伐他汀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 6 HPLC法测定香荷药条中小檗碱及巴马亭的含量
- 7 均匀试验设计优选青黛提取工艺
- 8 铁皮枫斗HPLC特征图谱研究
- 9 杨树花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 10 HPLC同时测定津溢胶囊中丹皮酚与格列本脲的含量
- 11 HPLC法测定胃宁冲剂中丹参素的含量
- 12 虎杖苷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β-Catenin及GSK-3β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 玳玳黄酮自微乳化软胶囊制备过程药效成分转移率考察
- 14 浙江省野牡丹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 15 HPLC测定樟脑磺酸钠注射液的含量
- 16 银杏叶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17 药物准备过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其导致中断的因素研究
- 18 双波长HPLC测定青阳参中青阳参苷元和告达庭的含量
- 19 依托泊苷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20 埃索美拉唑与第1代质子泵抑制剂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比较Meta分析